一、专业名称及代码
(一)专业名称
电气自动化技术
(二)专业代码
460306
二、入学要求
应届高中毕业生、中职对口生或具有相同学历的其他人员。
三、培养目标与规格
(一)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、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;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、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,能够从事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生产、安装、调试、运维、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(二)培养规格
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、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。
1.素质
(1)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;
(2)崇尚宪法、遵法守纪、崇德向善、诚实守信、尊重生命、热爱劳动,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;
(3)具有质量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、信息素养、工匠精神、创新思维;
(4)勇于奋斗、乐观向上,具有自我管理能力、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,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;
(5)具有健康的体魄、心理和健全的人格,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,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,良好的行为习惯;
(6)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,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。
2.知识
(1)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、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;
(2)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、安全消防、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;
(3)掌握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和机械识图的基本方法;
(4)掌握必需的电工、电子技术、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;
(5)掌握常用电气仪表和常规电控设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;
(6)掌握PLC工作原理,熟悉PLC电源、CPU、I/O等硬件模块,熟悉典型PLC控制系统架构;
(7)掌握直流调速系统、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;
(8)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、系统特点、性能指标等基本知识;
(9)掌握现场总线、工业以太网等工业网络基本知识,掌握组态软件和组态监控系统组成等基本知识;
(10)掌握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,掌握变频器控制、步进电机控制、伺服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识;
(11)掌握工厂供电及电力电源的基本知识,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功能和使用、工厂电力网络构成和特点等;
(12)了解智能传感器、智能仪表、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智能设备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,并了解智能制造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;
(13)了解本行业相关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、项目管理、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。
3.能力
(1)具有探究学习、终身学习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(2)具有良好的语言、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;
(3)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,掌握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应用;
(4)能够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技术报告、项目报告等本专业领域技术文档;
(5)能够识读和绘制各类电气原理与电气线路图、机械结构图;
(6)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;
(7)能够进行低压电气电路的设计与分析、安装与调试;
(8)能够进行PLC硬件装配和软件编程,能够进行一般PLC控制系统的安装、调试与故障检修;
(9)能够进行直流单闭环控制、直流双闭环控制、交流变频调速的多段速控制、交流变频的无级调速等自动调速系统控制;
(10)能够对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时域、频域分析,能够对变频器控制、步进电机控制以及伺服控制、多轴运动等各类运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、程序开发以及调试;
(11)能够选择和配置合适的工业网络,能够使用主流的组态软件或触摸屏组态控制系统人机界面;
(12)能够进行工厂电力负荷和短路计算,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供电线路导线和电缆。
四、核心课程
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、综合布线与施工技术、电气CAD 与工程制图、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、可编程控制技术、供配电技术、单片机与接口技术、传感器原理与应用、伺服与变频技术应用、工控组态技术及应用、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、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等。
五、就业方向
主要面向:初始岗位群包括电气设备安装、运行及维护员,工控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人员,配电柜电气控制柜安装人员等。发展岗位群为企业电气设备高级维修技师,自动化控制系统助理工程师,自动化产品的技术支持。